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灌云县实现“以港兴产,产业强县”的重要举措

    中机院专家走进灌云县燕尾港作业区极目四望,港口物流园、工业集中区、高新技术产业园、燕尾新城等重点发展片区,到处呈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、热火朝天的建设干劲、高歌猛进的壮丽图景,令人为之赞叹。在沉睡百年的盐碱地上,一个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高地为何快速隆起?可以说,加快口岸开放步伐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是灌云县实现“以港兴产,产业强县”的重要举措。
 

    为发挥港口区位优势,承接产业转移,打造对外开放高地,灌云县举全县之力,以建设临港产业港、海河联运港、灌河流域龙头港为立足点,依托5万吨级灌河航道,到2020年规划建成1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,设计吞吐能力1500万吨。目前,燕尾港口岸开放已列入国家口岸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及相应的年度计划,临时开放与正式开放同步推进,临时开放手续已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,正式开放手续已由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上报省政府。
 

    燕尾港是江苏海河联运条件最优的港口,经灌河、通榆河、盐河、京杭运河直抵长江,经东灌线航道与徐圩港区互联互通。2014年完成了5万吨级航道试开挖工程,能够满足5万吨级散杂货货船单向乘潮通航。截至目前,3万吨级1号码头开港运营,5万吨级2号码头已具备试运营条件,年内开工建设5万吨级3号码头2个通用泊位,启动5万吨级4号码头两个煤炭专用泊位及5号液体码头前期工作。与连云港市港口控股集团公司达成协议,全面合作建设1000亩港口核心区,目前首期500亩工区、堆场、仓储、办公、查验设施等主体工程即将开工建设,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。同时加快推进灌云口岸联检中心、燕尾作业区码头前沿查验设施及港区信息化建设,进一步优化海河联运条件,加快构建辐射苏北、皖北、豫东等区域绿色通道。
 

    筑巢可引凤,风劲好扬帆。“口岸开放是吸引大项目、大产业、大企业落地的重要支撑。”灌云县委常委、临港产业区党工委书记张启银介绍说,在大力推进港口开发的同时,一手抓重特大项目招商,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。今年已签约投资60亿元的华能海上风电、10亿元的德力西冷链、12亿元的大森亚循环利用、10亿元的鑫兆磊石材加工及东方远创助剂等一批过亿元项目落户灌云,重点打造六大基地。即以华能海上风电、天骄锂电池等为重点,打造苏北新能源基地;以森柏粮油、德力西冷链物流等为重点,打造临港加工物流基地;以恒运医药、保易医药等为重点,打造原料药基地;以闰土集团、常茂生物等上市公司为龙头,打造产业链型基地;以海工装备、造纸等项目为突破口,打造临港临海型装备制造基地;以毗邻徐圩新区世界级石化基地为新优势,建设5平方公里徐圩辐射区,打造石化及新材料基地。
 

    做好产业转型文章,口岸开放是重要一笔。来自该区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-10月份,燕尾港实现吞吐量300余万吨,该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4.7亿元,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.8亿元,其中工业规模上固定资产投资58.58亿元。在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新常态下,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。


上一篇:邯郸军民融合战略催生的产业更加市场化、高端化

下一篇:新港产业集聚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9.8亿元

在线咨询 400-666-8495